2025年5月18日下午,宁波东方理工大学蔡宗苇教授应邀作为beat365亚洲体育在线app“名师讲坛”嘉宾,为学院师生作了题为“环境质谱分析及其应用”的精彩报告。报告由丁霖教授主持。丁霖教授介绍了蔡宗苇教授的简历和成就,鞠熀先教授向蔡宗苇教授颁发了“名师讲坛”纪念铭牌。beat365多位教师、学生参加了此次学术报告会。
本次报告聚焦环境毒理研究领域的前沿进展,系统展示了团队在污染物分析与毒性机制研究中的重要成果。蔡教授首先介绍了依托香港浸会大学建立的环境与生物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作为亚太地区重要的环境分析研究平台,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检测方法开发、环境行为追踪等领域积累了多年的研究经验,建立了国际领先的分析技术体系。
报告主体围绕新型环境污染物展开深度剖析。蔡教授以橡胶制品中广泛使用的抗氧化剂6PPD及其氧化产物6PPD-醌为切入点,通过解析城市径流死亡综合症(URMS)——这一由城市径流引发的生态现象,揭示了6PPD在环境转化过程中生成高毒性醌类衍生物的分子机制,为全球范围内城市水生态系统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在毒理机制研究方面,蔡教授重点介绍了团队关于三氯生毒性效应的突破性发现。首次揭示了肠道微生物在三氯生转化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为环境污染物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估开辟了微生物组学研究新范式。最后,蔡教授对当前环境毒理研究存在的挑战进行了总结和发展展望,不仅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也激发了与会师生的科研创新热情。
蔡宗苇教授简历:
蔡教授1982年在厦门大学获得化学学士学位,1990年在德国University of Marburg获得分析化学博士学位,1991-2000年分别在美国Nebraska 大学和Glaxo-Wellcome药物公司工作,2001-2024年受聘于香港浸会大学,郭一苇讲座教授,环境与生物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和二恶英实验室主任。
蔡教授2003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海外);2013年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2021年当选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FRSC);2023年欧洲科学院院士(MAE);2024年获选国家级人才;2025年当选中国化学会会士(FCCS)。蔡教授长期从事质谱化学分析的基础理论及其在生命科学、环境毒理以及药物开发的应用研究,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Highly Cited Researchers)和国际学术机构ScholarGPS2024年发布的全球前0.05%顶尖科学家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