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八旬再聚首话当年,魂牵梦绕母校情同窗友。今年的“五二〇”是南京大学诞辰123周年的校庆之日。南京大学化学系61级沪通校友早早相约,在校庆之日相聚南通,共为母校庆生,共话师生情谊。
时在中春,阳和方起。五月的南通,春暖花开,气候宜人。5月20日那天更是雨后初晴,风和日丽,阳光明媚。南通环城西路的公园,树木葱茏,花团锦簇。校友们聚首之处就在公园对面的一家饭店内。
为了60多年前那激动人心的共同向往奔赴,为了追寻岁月尘埃流逝的往事,为了从那时起结下的同窗友谊缘份,为了倾听发自肺腑的心声,这些同系的校友们早早地作了准备。家住上海的鲍荣耀早就预购了从上海到南通的高铁票,当日,他顺利地乘上了车,不到九时就到了目的地。他见对面是一处幽静的公园,便去那个天然的“氧吧”里散步,欣赏美景,呼吸新鲜空气。
时序到了11时,系友们便陆续地赶到南通。大家一见面,都兴奋得叫起来,手牵手地相互打量,问寒问暖,似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
大家落座后,这次活动的热心组织者,当年南大化学系66届学生党支部副书记沈瑞芬说,从进入南大学习到现在,已是一个花甲子。回首往昔,我们在青春岁月里励志奋斗、在知识海洋里遨游拼搏。
南大的校园生活时光,如同一首悠扬的旋律、美妙音乐,始终在我们心中激荡、眼前浮现。如今,我们都已步入老年,人生就像一场奇妙的旅行,在不同阶段可领略到不同的风景。这一路上有欢笑,也有泪水,有成功的喜悦,也有挫折的苦恼。但正是有这些不平常的经历,才让我们经过历炼走向成熟,使人生更加丰富出彩。
今天我们相约南通濠河边,重温那段美好的青春岁月,分享彼此的人生故事,心中充满了甜蜜。让我们珍惜这次难得的相聚,共同展望未来,愿我们友谊长存,人生更加精彩。
南大南通校友会名誉会长陆兴达、副会长黄鹤群、执行秘书长沈鹏、副秘书长陈东晖、成琳、校友会企业家俱乐部执行秘书长周磊卿也参加了这次聚会。新校友从老校友的谈吐中品到了真挚踏实的作风,学到了艰苦奋斗的精神。席间,黄鹤群还介绍了南大南通校友会的情况。大家听了后一致感到,南大南通校友会是温馨暖心的港湾,是同学们青春不散的场所。
在欢乐的氛围中,老革命家庭出生、已是83岁的刘秀龙高兴地说:在南大学习的6年(那时南大化学系学制是5年,因1966年“文革”又推迟了一年毕业),是我重塑人生,值得怀念的青春岁月,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我的知识,提高了我的工作本领,而且还结识了一大批兄弟姐妹,学校也好,校友也好,对我无微不至地关心、帮助,我这一辈子也报答不完。
家住如东县的王宝章与爱人吴大姐,高兴地说,是南大培育了我,使我毕业后工作如虎添翼,每到一个单位,总能发挥我的专长,总能做出成绩。是的,王宝章的人生经历在这一届校友中具有代表性。
他在南京大学化学系学的是高分子专业,1968年2月被分配在上海市合成树脂研究所工作,1979年5月至1983年4月担任上海市曙光化工厂厂长职务,并任上海市塑料公司学术委员会委员。他把学到的知识用到企业的发展上,把企业搞得有声有色,成为上海市数得上的知名企业。
1983年5月,当时任南通市委组织部长的沈瑞芬,也是王宝章的校友将他引进到南通工作,他先后担任南通市塑料公司副经理,南通华丰有限公司筹建组负责人,南通市塑料二厂厂长,南通华丰有限公司总经理,总支书记等职。他到了南通后又把这些企业搞得风生水起。他自己也获得了不少荣誉:1985年被评为南通市“劳动模范”,南通市“优秀党员”。1992年7月1日被南通市评为“建功立业”先进个人,1993年起担任江苏省第八届人大代表,1994年被评为“江苏省轻工系统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的优秀经营者”,1995年被评为1994年度“南通市十佳优秀企业家”,“南通市外商投资企业优秀企业家”,1996年10月30日被全国轻工总会授予“全国轻工系统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称号。
2000年年底他退休后,应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人造革塑料厂的邀请,担任该厂总工程师,至2024年1月22日离开温州盈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这一晃就是24年,他为这个产品单一的人造革塑料厂发展成为今天多品种的新材料科技公司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深有感触地说:“是南大培育了我,造就了我的人生辉煌。
原来在退休前担任通化厂厂长的叶振祥与黄老师夫妇,更是激动地说,那时上学要到南通港坐船,同学们总是商量好后一起买票,相互照应,集体到校,亲如姐妹。6年的同窗学习生活,建立了深厚友谊,彼此间无话不谈。校友徐政芳说,回眸人生路,大学五年的校园生活,虽然时间短暂,但在人生的长河中却至关重要。
南大的校风朴实敦厚,影响了我的一生,毕业后,我始终清清白白做人,勤勤恳恳做事,无论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与成型,还是素质情操、人格心灵的修炼,无论是知识的储备增长,还是学问的提升拓展,都要归功于这六年的“厚积薄发”,归功于当年老师的精心培育和辛勤教诲,归功于同学的帮助关心。
午餐后,老校友们兴致勃勃地来到饭店对面的公园里欣赏美景。大家时不时地拿起手机或相机,选择不同的角度,纷纷拍照留念,将开心难忘的时光定格在“五二0”这一天。老校友们同声祝贺母校欣欣向荣,蒸蒸日上,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散是满天星,聚是一团火。这次老同学相会,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团聚,更是一次心与心的交流、同学之情的保鲜与延伸。通过这样轻松愉快的方式,为老同学架起了相互联谊合作的桥梁,提供了一个互助互爱的良好平台,进一步增强了校友之间的凝聚力。
(转载自:南京大学南通校友会公众号)